隨著“機器人+”行動穩步實施,機器人應用領域正加速拓展。在近日舉行的2024深圳機器人產業大會上,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研究院、深圳機場集團、中集集團、中國移動(杭州)等龍頭企業現場發布智能終端應用場景需求,為機器人技術的拓展提供重要的方向指引。此外,大會圍繞“產教融合科技賦能”的主題,邀請了智能機器人示范標桿企業、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交流對接,切實推進“機器人+”落地。
智能機器人應用需求發布
“日常室內外鋁板、幕墻玻璃牢固性、完好性檢查工作量大,并且高空作業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會上,深圳市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根據業務應用需求,深圳機場需要一款屋面巡檢機器人。這款機器人不僅要能適應高空、大風等環境,不易掉落,還要安裝有攝影頭,可拍照記錄及實時監控,并能適用拼接玻璃、不連續作業面等不同作業環境,可出具檢查情況報告。
除了上述“屋面巡檢機器人”,深圳機場還針對“高空清潔業務”和“巡管檢查及清污”,發布另外兩款機器人需求。比如,要求“管網巡檢及疏通機器人”具備管道內遙控或自動駕駛功能,能適應管道變徑、潮濕、垂直管道等環境,能夠傳送圖像數據及管道內氣體檢測數據。在現場,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研究院相關工作人員宣講安全應急機器人十大應用場景,并據此發布案例征集。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研究院、深圳機場集團、中集集團、中國移動(杭州)等龍頭企業分別代表著在安全應急、航空航天、港口碼頭、通信網絡等領域的前沿水平,其需求將為整個機器人技術的拓展提供重要的方向指引。
大會圍繞“產教融合科技賦能”主題還開設了“機器人+”應用推廣教育領域專場,定向邀請了果力智能、越疆科技、梅卡曼德、奧比中光4家智能機器人示范標桿企業,分享科技成果在教育場景下的應用。還邀請了50多所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作為終端用戶方進行深度對接,切實助力教育領域“機器人+”應用發展。
啟動先進技術工程人才培養計劃
2023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門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較2020年實現翻番,機器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2023年5月,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圍繞《“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聚焦的十大應用重點領域,通過發布深圳市第一批機器人應用示范典型案例,委托深圳市機器人協會持續舉辦典型案例推廣活動等舉措大力推進“機器人+”落地。另外,根據深圳市2023年印發的《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深圳提出開展通用型具身智能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加快組建廣東省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同時,在醫療衛生機構探索開展臨床輔助決策、醫學影像輔助診斷、醫用機器人等人工智能應用試點;在市容巡查、環境衛生領域適度超前布局市容巡查機器人、掃地機器人等應用。
在2024深圳機器人產業大會上,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裝備工業處處長王文華表示,深圳高度重視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其中,智能機器人產業不僅是深圳“20+8”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也是推動其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未來,深圳將繼續為培育智能機器人產業不斷注入新動能。
記者獲悉,為促進“產教科評”深度融合,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產教融合專委會、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等各方在大會上共同發起 “先進技術工程人才培養計劃”。該行動計劃將聚焦產教融合、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凝聚科研機構、行業產業、優質院校等力量,發揮各方優勢,整合優質資源,在校企合作模式探索、教師科研能力提升、崗位人才標準制定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通過課題研究、學術研討、專業培訓、成果交流等形式賦能政府、企業、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服務人才要素提升,為國家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信息來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