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廣東省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啟動儀式在深圳市南山區政府舉行。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肖振宇,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黃強,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林毅,深圳市南山區副區長李志娜,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協理副校長李學金,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戴建生及廣東省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負責人丁寧等參加啟動儀式。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戴建生,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協理副校長李學金,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黃強,廣東省工信廳副廳長肖振宇,深圳市工信局副局長林毅,深圳市南山區副區長李志娜出席廣東省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啟動儀式。
發展具身智能機器人 粵港澳大灣區具備獨特優勢
“具身智能”即Embodied AI,是指將人工智能(AI)技術與機器人技術結合,使機器具備在物理世界中感知、理解和行動的能力。在具身智能技術引領下,人形機器人將獲得感知和認知世界的能力,有望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
粵港澳大灣區是全球人形機器人供應鏈的重要集聚區,具備工業體系全、制造產業基礎堅實和應用場景豐富的特點,尤其在“具身智能”這一新的人工智能方向上具有獨特優勢。探索符合我國產業結構特點的人工智能發展之路已成為一項緊迫任務。
2023年底,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籌建廣東省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并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成立了依托單位——深圳國創具身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2024年2月,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正式批準同意組建該創新中心。
廣東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董事長丁寧、深圳市工信局副局長林毅、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協理副校長李學金、廣東電網公司總工程師鄭建平出席具身智能聯合實驗室成立儀式。
創新中心在深啟動 各方合力共創未來
今年3月,深圳“20+8”產業集群2.0版本上線,將人工智能產業、機器人產業、智能機器人產業列入“20+8”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相繼制定印發相關行動計劃,從頂層規劃出發,助力深圳產業高質量發展。
深圳市工信局副局長林毅在啟動儀式上表示,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基礎性技術,正不斷顛覆傳統創新范式、生產運營方式和產業形態。以具身智能機器人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蓬勃發展。廣東省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的成立是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優勢,主動擁抱科技產業變革的重要舉措。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繼續推動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做好各方面服務,積極支持企業發揮主體作用,歡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共同開拓創新,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院士表示,在CSRankings的綜合排名中(全球計算機科學機構-機器人方向),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長期位列中國第一、亞洲第四,擁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和豐富的國際學術資源,如能充分利用創新中心的平臺優勢,助力國家構建一套針對全行業的高效數據收集、安全管理與運營機制,以最大化地獲取涵蓋多行業、多場景、多物理屬性、多模態的數據,可為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基礎設施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
優化管理機制 構建自主可控的創新平臺
廣東省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負責人丁寧表示,中心旨在匯聚廣東省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學術、研究及產業資源,構建產業服務平臺,推動形成自主、可控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促進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在醫療健康、人才教育、城市管理、特種工業等領域的持續創新。
丁寧表示,創新中心將緊密圍繞國家的實際需求與行業的應用場景,全力以赴推動產業的健康發展。同時,通過科學的行業引導,整合算力、人才、數據等核心資源,形成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的合力。此外,憑借體制機制優勢,創新中心高效組織各單位協同分工,抓住時間窗口集中攻關,以盡快實現關鍵能力的突破。
啟動儀式由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南山區政府指導,廣東省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主辦,深圳國創具身智能機器人公司承辦,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廣東電網、逐際動力、樂聚、云天勵飛、奧比中光、優必選等科技企業參加啟動活動,與創新中心進行聯合實驗室的揭牌、戰略合作啟動和產品展示。
未來,各方將共同分享創新成果、合力攻關難題,為建設全球領先的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和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貢獻更大力量。
——信息來自:深圳特區報